守护乡村孩子的“红柳”——记2025年“最美教师”刘玉忠

新闻焦点 2025-09-14 18:22:24 177

调查问题加载中,红柳请稍候。守护
若长时间无响应,乡村展翅高飞网请刷新本页面

  光明日报记者 高平 王潇

  新学期开学,记年教师已近花甲的最美忠刘玉忠,一如往常,刘玉骑着自行车早早来到学校,红柳站在校门口欢迎欢蹦乱跳的守护学生们。校门外,乡村一簇簇红柳迎风摇曳。记年教师乡亲们称赞刘玉忠:40年来,最美忠他就像一株红柳,刘玉扎根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索伦中学,红柳展翅高飞网守护着乡村孩子。守护

  红柳不惧风沙、乡村不畏严寒、扎根大地。这,也是刘玉忠。

  1985年,年仅20岁的刘玉忠从师范学校毕业,来到索伦中学。一走进学校,看到眼前的景象他惊呆了。三间铁皮顶架子房孤零零立着——两间作教室,一间当办公室。每到寒冬,大风掠过,铁皮房顶梆梆作响,扰得讲课难以继续。食堂的饭碗里常有屋顶掉下的灰渣。

  三个月后,同来的两位年轻教师因条件艰苦离开了,他却留了下来。“我也是农村娃,不怕吃苦。”刘玉忠说。

  40年间,他曾有三次机会调往条件优越的城市学校,却都一一放弃。“农村的孩子更需要我。”他说。

 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,刘玉忠在课堂上注重因材施教。他探索出“兵带兵、兵教兵、兵强兵”的教学模式——让学生们在互帮互学中激发潜力。

  “刘老师的课,不只是学知识,更是学方法。”学生们这样评价。多年实践中,他主持多项国家和自治区课题研究,把索伦中学从一所乡村薄弱校带成区域教育的标杆。

  在同事们眼中,他更像一根“定海神针”。担任教务主任32年,他常常带着年轻教师“磨课”,逐字逐句修改教案,耐心传授课堂经验。“责任心比经验更重要。”刘玉忠这样说。

  2022年,教师武任超初登讲台,刘玉忠一对一“跟课带教”,短短一个学期就让课堂效率显著提升。家长们纷纷竖起大拇指:“选对了老师!”

  刘玉忠不仅是老师,更是孩子们的守护者。20世纪90年代,一对姐妹因家境困难萌生辍学念头,他骑车奔波百里,把孩子“追回来”。“一个孩子都不能落下!”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。

  有一次,一名学生因贫困放弃求学,在外做临时工。刘玉忠找到已毕业的学生作向导,翻山越岭赶到孩子家中,耐心劝说家长:“再苦再难,也不能让孩子放弃学业。”后来,这个孩子顺利升学,并以刘玉忠为榜样,现在也走上了讲台。

  他的学生中,有人靠知识改变命运;有人多年后回乡捐书助教,却不愿留下姓名。“看到孩子们有出息,是我最大的欣慰。”一提起学生,不善言辞的刘玉忠总会露出笑容。

  刘玉忠先后荣获“全国模范教师”“自治区优秀乡村教师”等称号,此次又入选2025年“最美教师”。但在他看来,荣誉是属于全体乡村教师的。

  索伦中学的校园,已从当年的铁皮房变成了设施完备的现代化校舍。如今的校园占地超5万平方米,2020年装上24块电子智慧黑板,2023年建成塑胶体育场,甚至还增添了录播教室与多功能室。

  明年,刘玉忠就要退休了。谈及心愿,他想了想说:“希望索伦中学能一代一代传下去,把‘对每一个学生负责’的精神一直守下去,发展得越来越好。”

  索伦河谷,那株挺立的“红柳”仍深深扎根在大地上。

  《光明日报》(2025年09月11日 08版)

[ 责编:孙宗鹤 ]
本文地址:http://xinzhou.jn5208.com/html/822b82998348.html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
全站热门

美媒:关税给美国经济带来麻烦 “劳动力市场敲响了警钟”

新闻1+1丨4月“成绩单”出炉 专家解读经济数据背后的“稳”与“进”

智汇中国 智惠上合(和音)

找准促消费惠民生的金融支点(财经观)

特朗普称与韩国达成贸易协议 将对韩征收15%关税

友情链接